在linux上使用filezilla設置斷點續傳的方法如下:
斷點續傳的基本原理
- 記錄進度:在文件傳輸過程中,系統會不斷記錄已傳輸的數據塊(通常是文件的字節數),以便在中斷時能夠恢復傳輸進度。
- 重新連接并定位斷點:當網絡連接恢復時,系統會根據之前的記錄,定位文件的傳輸斷點,然后從斷點繼續傳輸數據。
- 數據傳輸:在恢復的過程中,系統只需要傳輸剩余的部分,不需要重新傳輸已經傳輸過的內容。
FileZilla中的斷點續傳設置
- 打開FileZilla并連接到FTP服務器:
- 啟動FileZilla,輸入服務器的地址、用戶名和密碼進行連接。
- 啟用斷點續傳:
- 在傳輸大文件時,FileZilla默認可能不自動啟用斷點續傳。需要手動設置。
- 在傳輸過程中,如果需要暫停并稍后繼續傳輸,可以點擊傳輸窗口中的**“暫?!?*按鈕。
- 當需要恢復傳輸時,再次點擊**“繼續”**按鈕即可從斷點繼續傳輸。
- 如果是通過HTTP或HTTPS協議傳輸文件,并且服務器支持Range請求,可以在FileZilla的傳輸設置中指定Range。
- 在傳輸設置中,找到HTTP/HTTPS選項,并設置Range起始點和結束點,以指定需要下載或上傳的文件部分。
請注意,FileZillaFTP客戶端,其斷點續傳功能可能受到服務器支持的限制。如果服務器不支持斷點續傳,FileZilla可能無法使用該功能。此外,對于大文件傳輸,建議使用支持斷點續傳的其他協議或工具,如FTP、SFTP或HTTP/HTTPS,并確保服務器端也支持相應的斷點續傳功能。